眼下,湖北本地草莓陸續(xù)成熟上市。得益于新品種、新技術,今年草莓產量、品質齊升,不少鄉(xiāng)村依托草莓,走出了農旅融合發(fā)展的新路子。
在宜昌當陽的玉泉村,去年6月研發(fā)成功的“晶怡”新品種,今年首次迎來豐收。除了成熟早、口感好,產量也比其他品種高出了14%以上。
宜昌當陽市玉泉村草莓種植戶 張建國:現(xiàn)在大部分草莓都才開始紅,它已經可以大量采摘了,個頭又大,畝產比一般的草莓多一兩千斤。
除了培育新品種,湖北今年還首次實現(xiàn)了脫毒苗低成本擴繁,提高草莓的抗病性和產量。位于武漢市洪山區(qū)的脫毒草莓原種繁育圃,年產脫毒苗20萬株,可滿足本地及周邊種植戶的需求。
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 韓永超:以往我們通過組培繁育的方式,一棵苗的成本達到20塊,現(xiàn)在我們通過工廠化的方式,一個原種苗的生產成本大概就在1塊錢。
草莓產量和質量的雙提升,讓不少鄉(xiāng)村開動腦筋,通過農旅融合、精深加工,延伸草莓產業(yè)鏈。在荊州松滋市南海鎮(zhèn),30多處草莓采摘點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品嘗、采摘。
荊州松滋市南海鎮(zhèn)黨委委員、副鎮(zhèn)長 唐連新:規(guī)劃了一批精品鄉(xiāng)村旅游線路,帶動了當?shù)卮迕癜l(fā)展參與民宿,通過休閑采摘增收近600萬元,也帶動了當?shù)鼐蜆I(yè)達到600人。
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 韓永超:草莓的采摘期長達半年,可以帶動鄉(xiāng)村觀光旅游消費。另外一方面,草莓生產在4月到5月期間,通過加工,比如說草莓果脯、草莓醬、草莓酒,可以有效促進我們尾果的利用。
眼下,湖北草莓種植面積達20萬畝,草莓產量年均增長率在20%左右,僅第一產業(yè)產值就達70億元,一顆小草莓所帶來的附加值還在持續(xù)增長。
(長江云新聞記者 張項青 萬力源 馮超 松滋臺 當陽臺)
{{ item.content }}
{{ i.content }}
暫無評論,快來搶沙發(fā)~